他们的破局密码
邛崃很小,文字能走得很远!
有人边写稿边在川西竹海遛狗,有人给自家果园写文案带动采摘生意,还有人用三年时间从“被裁员”做到“文化公司特约顾问”……
这些故事或许没有逆袭爽文的跌宕,却藏着更珍贵的真相:
在小城,当多数人抱怨“没有机会”时,总有人把脚下的土地变成创作的矿藏。
故事一
从奶茶店到文案档期爆满
“去年这时候,我还在奶茶店打工,指甲缝里浸着洗不掉的柠檬味。”
小棠(化名),26岁,大专毕业后辗转教培、零售行业,最长的工作干了8个月。
转机始于一条朋友圈。
2023年春,她在邛崃某古镇拍摄的汉服照配文“被遗忘的茶马古道故事”,意外被本地茶馆老板转发。当晚收到私信:“能不能帮我们写篇公众号推文?润笔费300元。”
她翻遍图书馆地方志,泡在茶馆听老板娘讲祖辈贩茶往事,完成《一杯老茶里的百年江湖》。文章发布后,茶馆预约量暴增三倍。
如今的小棠:
固定合作4家本地文旅商户,月收入稳定在5000-7000元区间;
最新挑战:为某省级文化项目撰写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笑着吐槽:“昨天刚拒了个急单,档期排到两个月后了。”
故事二
工科男的“钢铁柔情”
“亲戚说我‘书白读了’,直到我把废铁写成诗。”
阿程(化名),28岁,曾就职于本地制造业企业,2022年离职后陷入迷茫。
契机源于一组老设备参数。
他将车间淘汰的机床零件编号整理成文,投稿给某工业文化机构。三天后收到回复:“我们需要既懂技术又能写故事的人,合作吗?”首篇《铁与火的邛崃记忆:老机床上的岁月密码》,被多家博物馆转载。
如今的阿程:
专攻“硬核人文”:古建筑修复日志、传统手工艺技术流解析……
合作方从本地酒厂扩展到省外文化机构,单篇稿费最高达2500元;
父亲态度转变:“昨天还让我教他发公众号文章。”
故事三
一年换三份工作的人
“简历上最短的工作只干了18天,直到文字让我‘定’下来。”
晓舟(化名),24岁,做过导游、客服、活动策划,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转折发生在2023年夏天。
她把带团时遭遇暴雨、游客投诉的经历写成《在景区工作的99次崩溃》,发布在社交媒体。文章意外引发文旅从业者共鸣,留言区涌现大量约稿请求:“写写我们茶园的故事吧!”“能采访熊猫基地饲养员吗?”
现在的晓舟:
为3家生态农场定制亲子研学故事,并成为合伙人;
帮非遗匠人撰写短视频脚本,单项目收费超5000元;
手机便签里存着:“10月档期已满,新合作排期请联系助理。”
他们的破局密码
1. 把小城“缺点”写成独家素材
▌不知道国际茶叶品牌,但能细数邛崃二十家茶馆的镇店老茶;
▌背不出机械公式,但能拆解老机床每个零件的岁月故事;
▌写不出华丽辞藻,但记得清文君井铜锁上的每一道划痕。
2. 让“不务正业”变成专业壁垒
当一线城市文案公司为“在地化内容”发愁时,这些扎根小城的写作者,正用大石梯的青苔、回澜塔的落日、天台山的萤火星光,让甲方惊叹:“这才是我们要的‘邛崃魂’!”
3. 收入不是突然爆发,而是持续生长
首篇稿费300元→ 稳定月入5000+ → 单篇报价破2000元
他们的账本记录着:
✅ 某民宿主长期约稿:“每月4篇推文+节气海报文案”
✅ 省作协老师合作邀约:“联合出版邛崃文化故事集”
✅ 最特别的订单:“帮老茶农写自传,子女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
邛崃加油站 与你一同前行
邛崃在线职场加油站,专注为邛崃本地求职者提供优质咨询信息,助力每一位职场人找到离钱近的岗位,实现职业梦想!
添加邛崃在线职场加油站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求职干货和本地招聘信息 ⬇️⬇️⬇️
求职诊断
Expert consultation
与你一路同行,助你梦想成真!
在这里,你可以
别担心,我们为你量身打造一个专属成长社群平台
职场加油站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法律申明:
1. 所有人物均为化名,部分情节结合多案例改编;
2. 文中提及的收入区间受个人能力、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不作为收益保证;
3. 创作素材来源共享网络渠道,已获得相关机构及当事人授权,如有其他影响可联系我们做下架或删除处理。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