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ONGLAI
——崃山物语系列
一座浓缩的高山生态博物馆
漫步邛崃兴贤街,不经意的一抬头,你或许会被一处别致的门头吸引——“云上南宝”四个字垂在古色古香的房檐下。这里,是南宝山向城市伸出的触角,是高山云雾与羌族风情凝练成的诗意空间。走进这里,一场关于邛崃南宝山的物产盛宴,正悄然展开。
QIONGLAI
NAN BAO
南宝山镇依托优良的农业资源禀赋,聚力打造"云上南宝"区域品牌,大力打造高山茶叶、蓝莓、猕猴桃、鱼、食用竹、蜂蜜、粮油七大特色产业基地。其中,高山生态种植的茶叶、蓝莓、猕猴桃享誉成都。
QIONGLAI
踏入小店,抬头便能望见上方悬挂的羌绣装饰——靛蓝底布上,独特的纹样彰显着民族风情。店门右侧,身着羌绣服饰的人台静立,仿佛两位羌族女子带领你来到了云雾缠绕的南宝山。陈列架上,绣花鞋垫、羌绣挂件精美的一针一线传递着艺人指尖的温度。
2009年5月,古老羌寨夕格村整体搬迁到邛崃市南宝山木梯村,建立起新的木梯羌寨。同样搬迁至此的,还有原为直台村的直台羌寨。从海拔3000米以上搬迁至1400米高处的这些羌人,成为成都平原两千万人口中仅有的羌族代表。而邛崃与羌绣的渊源,也由此拉开帷幕。
木梯羌寨成立不久,邛崃就在此设立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羌绣家庭绣坊”,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老师带领当地的绣娘学习羌绣。如今,羌族刺绣成都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冯旸在直台羌寨挂牌成立了羌绣传习所。
QIONGLAI
原木色货架上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南宝山的特产:川王大米、猕猴桃、柑橘、茶叶、蜂蜜……
川派红茶系列的玫瑰红茶、云上茶、老川红茶、栀子红茶包装盒上的熊猫形态各异,憨态可掬。
透过云上茶清新的包装,山野间的云雾茶香仿佛萦绕在鼻尖。
“高山云雾出好茶”。南宝高山茶园,地处邛崃山脉(龙门山南段),海拔1350米至1650米,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地理分界线,同时也是农牧分界线。东面盆地的暖湿空气与高原的冷空气在此交汇,形成气象学上的锋面,终年云遮雾障、雨量充沛。茶树生长慢,苦涩物质少,氨基酸含量高,是四川原生群体种,历史上称为“本山茶”。
南宝高山茶滋味甘醇香甜,俗称“米汤味”浓醇而不苦涩,具有南宝山特有的野蜂蜜地域香,饮后口齿留香,堪称茶中极品,是邛崃本地高山川茶的典型代表。
源自南宝山的野花资源,南宝山蜂蜜或色泽金黄透亮,清香甜润、芬芳适口;或似焦糖般温暖的琥珀色,醇厚甘甜,余味悠长。
早在2000多年前,巴蜀地区就形成了较发达的养蜂业,延续至今。巴蜀地区优势蜂种为中蜂,又被称为中华蜜蜂、中华蜂、土蜂,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品种,也是四川蜂业优势品种,有采集力强、采蜜期长等西蜂无法比拟的优点。中蜂养殖大多分布在盆周山区,邛崃市就处于盆周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踏进云雾缭绕的南宝山,山高水美,成群的蜜蜂在此飞舞。这里全年花类多、花期相对较长,为蜜蜂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川王村以生态农业为基底,打造了“川王蜜蜂谷”和“川王印象”品牌,推出了川王土蜂蜜、枇杷蜂蜜、五味子蜂蜜、黄芪蜂蜜、老鹰茶蜂蜜酒、黄精蜂蜜酒、川王香米、川王白茶等特色产品,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之相邻的蓝莓酒,原材料采用南宝山高山生态蓝莓园内优质蓝莓鲜果。
蓝莓园位于南宝山直台羌寨,海拔1250米。园区内森林茂密、有机质含量高。
门口的竹篮中,高山松茸带着泥土的芬芳,羊肚菌纹理如蜂巢,鹿茸菇形似珊瑚,野生木耳薄如蝉翼……皆是高山云雾滋养的极致鲜味。
这一方小小的店铺,不过是邛崃物产长卷中的一页注脚。南宝山的云雾、羌寨的经纬、天台的清泉、夹关的茶田……共同织就着这座千年古城“天府南来第一州”的丰饶底色。
邛崃,是藏在天府之国褶皱里的珍宝匣。
向东,天台山的飞瀑流泉滋养着万物;向西,南宝山的原始森林孕育着奇珍野味;平畴沃野间,稻浪翻滚的种业园沉淀着“天府粮仓”的厚重;街巷深处,邛窑遗址的碎瓷片仍闪烁着釉光。这里的一山一水皆可入画,一茶一饭俱能成歌。
当你带走一盒南宝山茶,或是一瓶川王蜂蜜酒,带走的不仅是山野的馈赠,更是一段邛崃水土的密码。这座被自然与历史偏爱的城池,永远为热爱生活的人,留着一盏茶、一壶酒、一段山水相逢的故事。
崃山物语
持续更新中
……
-END-
编辑|清河
转载自:看见邛崃 微信公众号
精彩评论 共 0 条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