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8日,第二次去了邛崃·皮缝峡谷。
第一次是2025年2月13日去的。那时候,它籍籍无名,也不知道它有“皮缝峡谷”这样一个好听的名字。记邛崃·皮缝沟徒步不知道是清明节还是五一节,它一下就火了。每个周末人都特别多。自媒体的力量真的太强了。
10点30分从邛崃出发,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来的太迟,路边的车量已经很多了。停了有好几公里。
开始以为坐摆渡车不方便,决定去另一侧停车,没想车一样多。从停车点到徒步起点,步行15分钟。幸好提前让孩子们下了车。
应急通讯车、救护车、警车、志愿者服务站,可以看出政府也是很认真地在做好服务。路边的摊位很多,各种小吃,水果饮料,水枪渔网,补充一下能量还是很不错的。给嘉妹儿买了一个桶,5块钱,价钱还比较合理。我早就瞧上了这个竹杖。开始以为是邛竹,老板说是罗汉竹。虽然不是我心心念念的,还是给小朋友一人买了一根。小河沟里这些凌乱的石头,每天不知道要打几个滚儿。难怪有人说,螃蟹都被捉完了。我们是一只都没见着。路上遇到的小朋友倒是有提着螃蟹的,都仅有1、2只。继续往前走。路比较窄,好多地方都要排队通过。可能是因为玩水的比较多,路比较泥泞,有时候会打滑,走的时候还是需要小心。背篓秒变垃圾桶。沿途新增了许多类似的垃圾桶,虽然人很多,但是没有发现遍地垃圾的情况,整体爱护的很好。遇到一个卖编织品的叔叔。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有些同学的手是真巧,嫩棕叶编的玫瑰花,蚱蜢……麦杆编的宝塔,房子……现在,这些好像慢慢已经失传了。这一次新增了路牌,倒是免去了许多麻烦。据路牌提示,此处距离汪山溶洞还有2.7千米。听起来很近,毕竟晚上出门散个步随便都是4、5千米。但是这山路走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今天太阳时有时无,还比较好。如果是大晴天,这段路走起来肯定很热,一定要戴好帽子。两个小朋友特别会自娱自乐。一会儿抓蝴蝶,一会儿骑马,一会儿又变身红绿灯指挥交通。当然,也有不乐意的时候。全靠对着冰淇淋的渴望前进。走过了便道,进入了一片竹林。一下子感觉凉爽了不少。和楠竹比起来,斑竹显得俊秀挺拔,一下就想起了《十面埋伏》。从这里开始,没隔多远就能看到这种就地取材做成的凳子,挺有特色。走出了竹林,进入了一片柑橘地。这时候,离目的地已经很近了。已经能隐约听见卖东西的吆喝声了。这就是此行的终点——汪山溶洞。溶洞就在这座房子旁边。这里能简单休息,有吃的喝的,还有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冰淇淋。和想象中不一样,溶洞入口不大,而且很低,有一种往地下钻的感觉。一进洞里,一下就凉快了。真是避暑胜地。洞口这半截比较宽敞,可容两三人并行通过。但是地面很不平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块,走的小心翼翼。往前不远,地面就平整了,有些地方干燥,有些地方泥泞,还有些地方有小水坑。越往前,通道渐渐变窄,这时候一个人走起来倒是也轻轻松松。溶洞里时不时看到被围起来岔路,这种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尝试。越往里走,越窄,最窄的地方仅能一人侧身通过。原本还想再往前,因为人太多堵起了,我们半途折返了。想去的朋友建议自带手电筒。洞口小卖部有租的,10元钱一次。又发现一家好吃的酸菜鱼。整体很不错,就是花椒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