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广播台
广播台右侧结束

主题: 让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 -深情不及久伴
楼主回复
  • 阅读:53
  • 回复:0
  • 发表于:2025/6/9 17:46:37
  • 来自:四川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邛崃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好的教育,从来不是简单地讲解题目和知识,

而是培养孩子主动探索与思考的习惯。


爸爸在读 原创:探险

嘿,我是coken。

有一种认知是:

理解学习的意义,比学习什么更重要。

从认知层面改变孩子对学习的看法,本质上是激活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驱动”,而非外在压力和强迫的“他人驱动”。

这让我想起叶圣陶先生在《教育漫话》里讲的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1

如果孩子的学习动机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学”,开始主动探索并产生好奇心,这种动力将持续而长久。

分享一个网友(xhs静静),她请个宁波大学的研究生来辅导自己女儿科学作业,半个小时一题没讲,竟然在给孩子讲学习的意义,大概情形这样的:

老师问小女孩:“你喜欢喝可乐吗?

小女孩回答:“喜欢呀!

老师又问:“你喜欢吃冰淇淋吗?

小女孩笑得更开心了:“当然喜欢!”

老师接着问:“那你知道可乐为什么这么让你喜欢吗?你有没有想过冰淇淋放在舌头的哪里会觉得最甜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科学里,它们都是科学带给我们的小常识。”

老师又耐心地说:“成绩差,并不是笨蛋,可如果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无所知,那才是真正的小笨蛋。我们来这个世界一趟,不仅要去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更要去探索花为什么开,水怎样流。懂得了这些,生活才会更有意思。”

老师继续举例:“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不是因为大海是蓝色的,而是因为阳光在空气里发生了散射;同样道理,早晨和傍晚的太阳看起来是红色的,也是这个原因。”

网友说半个小时过去了,科学题一题没讲,倒是给孩子认真讲了一通学习的意义。

网友自己在门口旁听了半天,开始还焦虑地想着“这不耽误功夫嘛”,可渐渐地却觉得心里一阵阵触动,值得很。

2

其实,很多人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太容易着急了。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今天教了,明天就能出效果,今天讲了一道题,明天就能在考卷上得分。

但正是这种焦虑,才使得我们忽略了学习真正的本质与意义

当我们把眼光只聚焦在眼前的分数上,孩子也自然而然会把学习当成一个负担甚至惩罚,而不是一种探索和享受。

至今,学习的目的大多也是为了考试,考完了知识就随之抛到了脑后,少有人去追问过知识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这种模式渐渐固化成了一种惯性,让人习惯了被动接受,而失去了主动探索的能力。

长大后,再想去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成本真的很高。

网友请的老师用一种朴素自然贴近生活的方式,教给孩子如何主动去思考和感受学习的乐趣。

他并没有急于讲解一道具体的科学题,而是先帮助孩子从认知上完成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转变:

让孩子明白,学习并不是为了父母或老师,而是为了自己,为了理解自己所喜爱的东西,理解生活背后的道理。

3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里就曾提到:“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并不会把注意力放在短期的成功或失败上,而更注重的是持续的自我提升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感。

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却恰恰相反,我们急于短期见效,急于把孩子塑造成一个个短期考试的高手,而忽视了对他们长远发展的培养。

一个只关注短期成果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容易沮丧和放弃;而那些真正理解学习意义的孩子,则能更好地应对挫折、充满韧性,并保持对世界的热情。

真正要做的,不是督促孩子去完成多少作业、背诵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在内心真正建立起对世界的兴趣和对知识的热爱。

当一个孩子真正懂得了学习的意义,她就会拥有持续的自我驱动力,就算没有外界的督促,她也能够自己去探索、去学习,不会觉得这是负担,而是生命中有意思的事情。

你看老师半个小时看起来什么都没做,但实际上比讲解十道题的收获都大。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孩子拥有一生探索和学习的能力,而非仅仅是当下的一次考试或者某次的分数提升。

写在最后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比起具体的一道道习题,一个个公式,真正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真正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去主动探索“为什么”。

当一个孩子开始真正关心学习背后的道理,明白“原来学习能让生活变得更好玩、更丰富、更有意思”,才会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索,这种学习才能持久而深刻。

这也就是一个人,最原始的自我驱动力。

订阅《爸爸在读》

每日精选值得你阅读的深度好文

帮你跳过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

实践智慧 胜于空谈 父亲的认知觉醒


推荐阅读

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对13岁男孩这样说

#亲子关系 #孩子教育 #学习成长 #家庭教育 #孩子成长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