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邛崃在线首页 >> 分类信息首页 >> 便民生活 >> 办事指南 >> 借钱赶礼让人愁 人情消费何时休

借钱赶礼让人愁 人情消费何时休

信息来源于:邛崃在线 发布时间:2006/12/5
每年的8月至奋节前,又会迎来“赶礼”高峰。而“穷人怕,富人愁,干部群众都挠头”的人情消费,今年下半年更让市民不堪重负。在无奈与困惑中,不少人都在想法设法收回赶出去的“礼金”,于是出现了名目繁多的“九斗碗”,婚丧嫁娶、升学、当兵、乔迁、孩子生日、满月、老人寿辰、建房上梁、生病住院,甚至包括购买车辆、家用电器等。酒碗越来越多,礼总也赶不完,市民身不由己地陷入这种怪圈而不能自拔。
  借钱“赶礼”让人愁
  卧龙镇战斗村村民陈某常为两个女儿上学费用发愁,更为繁多的人情往来而忧虑。丈夫常年在建筑工地打临工,一年的收入正好够孩子读书费用,田里种的庄稼只能保一家人日常生活。而她家一年人情送礼得花2000多元,这对一农村家庭来说已是一大笔数目。她说:“现在‘赶礼’的金额越来越大了,过去一二十元、二三十元就能拿得出手,现在‘一只鸡,两瓶酒’已经很显寒酸,最起码也是几十元、上百元。比如哪个朋友又要搬家办酒碗了,某人的女儿考上大学准备庆祝一下……乡里乡亲的遇到了这些好事,总得去‘表示表示’,即使口袋里没钱,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她跟记者算了一下,今年就快送出去2000元了,“特别是前段时间,村里大多数人在中心村修房,那几天是挨家挨户吃酒碗,简直吃得‘钱’遭不住,吃到最后我‘赶礼’的钱都是借来的。尽管心里十分恼火,但又不得不去承受。”陈某很觉无奈。
  月薪被“酒碗”吃光
  “我这个月还要吃8个酒碗,工资都‘吃’完了,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哦。”工薪阶层刘女士提起人情送礼便大倒苦水,“我和老公每月的工资加起来2000元,平时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学,还要付房子按揭,剩余的钱勉强应付家庭开销。但这月已陆续收到9个邀请,有盖新房的、结婚的、参军的,对这些接二连三的邀请我真是力不从心。就算一处赶200元也要1800元,这几个月的工资因为赶礼全部‘洗白’了。”
  刘女士直言不讳地说:“其实很多人都感觉人情负担太重,往往支出大于收入,但是多数人认为礼尚往来已是传统习惯了。如果你不去就会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礼钱赶少了怕被瞧不起,觉得没面子。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到最后却苦了自己。”人情消费已经成了一种“往返性资源互换的礼仪消费”。
  “人情消费”要遏制
  有人算了一笔账:城里的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赶礼”支出大约在5000元左右,社会交往多一些的,要突破1万元至1.5万元,有的甚至更高一些。在有的家庭,“赶礼”的支出占全部家庭支出竟高达百分之八十。这样如此庞大的支出,在普通家庭实在是吃不消,几乎到了难以承受的边缘。按照上面的标准推算一个家庭如果在3年内不办理什么大事小情,这种人情交往就出现了亏损。正因为这样,才出现了不管大事小情,有事就办,不办吃亏的不正常现象,由此相互效仿,形成恶性循环。
  当人情消费已成为时下城乡居民的一大经济负担时,人们不禁要问:人情究竟是什么东西?既然人情消费实在让人难以承受,这种现象何时才能停止滋长蔓延,“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何时才消失?
电话:18008066884 传真:028-88772588 邮箱:416331938#qq.com
地址:邛崃市临邛镇兴贤街建工大厦旁边 邮编:611530
Copyright © 2004-2025 成都龙腾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蜀ICP备11025396号-10
分类小帮手
本站客服帮助